談到脫髮問題,很多人第一時間都會想到腎虛。市面上林林總總的成藥都標榜著「補肝腎」、「黑髮激增」等奇效。不過,中醫講求整體的辨証論治,即從身體各症候歸納出背後的發病機理,繼而決定治法。
肝腎虧虛固然可導致脫髮,然而原來頸椎的毛病都會加速頭髮的脫落,這便顯然不是「補益肝腎」能解決的問題了。
頭髮,關肝腎咩事?
從西醫角度,頭髮的生長很大程度跟頭皮毛孔以至基因因素有關。於中醫而言,頭髮的生成與脫落卻跟人身整體的氣血密切相關,並非只著眼於頭皮問題。
中醫經典《黃帝內經》道:「腎藏精,其華在髮」,及「肝藏血,髮為血之餘」。腎所藏的「精」,是「精氣」,父母在生育時所賦予,以及後天透過進食而得來的,都是精氣。腎精的榮華能見於頭髮,「脫髮反映腎虛」的觀點也不無道理。
而護髮廣告裏常說柔順亮麗秀髮,在中醫,頭髮所擁有的陰柔特質是來自營血的。所以說「髮為血之餘」,由肝所掌管的營血正正有濡養一身毛髮的作用。
單從以上兩點看,脫髮問題的確可從補益肝腎的治法去處理。然而中醫的五臟六腑互為影響,運化食物並生成氣血的脾臟會影響腎精及營血的多寡;主血脈的心,和輸佈氣血的肺臟又會影響營血的運行,所以頭髮能否得到精血的濡養,和一身上下的臟腑氣血都有關連。
頸椎經絡貴乎通!
可是,在人身最高位的頭髮要健康生長,單是五臟六腑的氣血充盈並不足夠。因為精血要上注於頭部,就必須經過各臟的經絡。中醫有十二正經及奇經八脈的概念,而頭部被稱作「諸陽之會」,皆因主一身陽氣的督脈上注於頭、足三陽經 (足太陽膀胱經、足陽明胃經、及足少陽膽經) 都上走於頭。問題是,需要陰精營血濡養的頭髮要這麼多的陽氣幹麻?
中醫看重陰陽關係,所以上注於頭的陽氣對頭髮來說同樣重要!陽氣在中醫又稱「衛陽」,《內經》就指「營在脈中,衛在脈外」,又有「氣為血之帥」一說,可知精血的運行是有賴衛陽的推動。而五臟六腑的精血要上充於頭,經頸部而上的眾多經絡便要通暢。
沒錯,上述提及的眾多經絡除了上達顛頂外,還有一共通點:貫穿頸部。西醫一向指頸椎保護著中樞神經,所以頸椎受損會影響四肢活動及感覺。中醫來看,頸椎的外傷或長期勞損所致的經絡不通還可阻礙氣血上充於頭,輕則令頭髮失去精血的濡養,變白、枯乾,甚則使頭髮掉落的速度快於生成的速度,更甚會頭痛、眩暈。現代人愛當「低頭族」,平日上班又伏案工作,頸椎問題越趨普遍,也許可解釋為何不少人年紀輕輕便脫髮。
從整體症候辨証論治
所以,脫髮的病人未必要急急補腎強肝、使用生髮水……如果兼有頸部毛病,例如頸痹、頸項強痛的症狀,疏通頸椎的經絡也許就能收事半功倍之效。大家不妨觀察一下,有些病人頭髮稀疏,雙腿的腿毛卻茂盛而柔潤,可知病人肝腎虧虛的問題並不嚴重,這時可考慮頸椎經絡不通的問題,而非一味養血補腎。